肝細胞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一,在國內每年約有之8000人死於此種癌症。除了百分之二十可以手術切除的病人有較好的存活率外,目前對此癌症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肝細胞癌被「國家型基因體計劃」選為重點研究之癌症。雖然國內已有許多專家學者投入對此癌症的研究,並獲得不錯的進展。但因為要收集足夠的肝細胞癌病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僅以個人或單一醫院要收到足量病人,更是曠日費時。為了能加速對肝細胞癌的成因,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並進而加速對於其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我們在國科會經費「國家型基因體醫學計畫」的支持下,在民國94年起開始遵循一個標準流程,有系統地自全國各合作醫院,收集肝細胞癌相關檢體及病人的臨床、病理及流行病學的相關資料,並據此建立一個大型的檢體庫及資料庫,以提供全國的研究學者申請使用,這就是台灣肝癌網的起源。這些合作醫院包含北(臺大醫院及林口長庚醫院)、中(台中榮總)、南(高雄長庚醫院及高雄榮總),以期能收集到有全國地域代表性的病人。所有在這些合作醫院被新診斷出來的肝細胞腫瘤病人,在住院期間,我們的研究護士將會在取得書面的同意書後,對病人作一些個人基本資料的問卷調查及抽血。對於將被安排接受手術的病人,我們將會在病人接受肝臟手術時,收集手術摘除下來的肝臟組織並送往病理部,給病理科醫師作完病理學上的檢查及初步之處理後,速將剩餘之腫瘤組織予以低溫冷凍保存,並定時後送往位於國家衛生研究院之中央組織庫儲存。一個由專家組成的”企劃與審核委員會”負責規劃所有”台灣肝癌網”的作業內容,及審查所有之檢體申請案。自民國100年起,本庫繼續獲得「國家型生技醫藥計畫」的補助,並在民國103年底獲得衛福部審查核可,正式成為國家衛生研究院人體生物資料庫。自民國106年起,本資料庫也繼續取得國科會「生技醫藥核心設施平台」之經費補助,持續擴增本資料庫。截至113年4月底,本核心設施平台已成功收集11,037肝臟腫瘤病人的檢體。目前台灣肝癌網已成為台灣最大也管理最好的肝細胞癌生物檢體資料庫。未來除了在現有基礎下繼續擴大此肝細胞癌的檢體及資料庫,我們也將致力於提昇檢體的品質以及資料庫運作之效能,以促進此檢體及資料庫之使用率。期望在未來結合各大醫學中心及研究機構內所有對肝癌研究有興趣的學者,成為一個研究網絡 (research network),進而加速肝癌的研究,並進一步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公告日:2024/05/23